蓝墨先生飞墨艺术创新对艺术史叙事的破界与重生 2025-02-20 14:31:44
来源:网络
飞墨作品 〈墨象·2024〉700*2000 3年后,这位以“飞墨”震动艺术圈的艺术家,用实践揭示残酷真相:文人画构建的审美霸权,与西方中心主义的艺术史观,本质上都是文化他者化的话语牢笼。唯有以创造性思维击碎双重桎梏,中国艺术才能真正获得世界性对话的资格。
飞墨作品 《墨象·2024·2#》 一、文人画范式的熵增困局
飞墨作品 《墨象·2024·3#》 这种内卷化发展在二十世纪遭遇双重解构危机:一方面,海派画家对西方写实技法的机械嫁接,使文人画沦为不伦不类的视觉杂糅;另一方面,85新潮美术运动试图用表现主义突围,却陷入“以西方反传统”的认知陷阱。正如尤伦斯艺术中心的研究显示,1990-2010年间国际拍场上的中国水墨作品,78%仍在重复倪瓒、八大山人的图式变体。文人画这座“未完成的金字塔”,终究坍塌于创造性枯竭的荒漠。
飞墨作品 《墨象·具象的抽象之一》 二、技术接轨论的文化软骨病
飞墨作品 《墨象·具象的抽象之二》 蓝墨先生曾在蓝顶工厂艺术区沙龙讨论中,用物理学隐喻揭示问题本质:“当爱因斯坦用相对论重构时空观时,牛顿力学体系的技术改良已失去意义。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的悲剧,在于用写实油画的技术补丁,去应对当代艺术的观念革命。”这种认知滞后在全球化时代愈发凸显:当西方策展人将蔡国强火药艺术视为东方奇观时,实则是新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文化降维。
飞墨作品 《墨象·具象的抽象之三》 “当西方艺术家还在讨论如何解构人类中心主义时,中国水墨两千年前就已悟透‘天地与我并生’的真理。我们不需要他人施舍话语权,真正的创造性转化自会孕育新世界的语法。” ——蓝墨先生 |
陕西热线 版权所有 陕ICP备13013351号-1 | ||||
Copyright@2010-2018 www.sxrxol.asia.All Rights Reserved. |